本溪桥北经济开发区走出“绿色发展”新路径
本溪桥北经济开发区,这个用10年时间从平山区北台荒地上建立起来的工业经济园区,有着太多令人惊叹的数据:获批省级现代物流示范区,荣获“辽宁省钢铁深加工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在2019年度全省75家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中排名第27位……
与之相伴的是这里整洁的地面,开阔的道路和两侧郁郁葱葱的树丛,一阵微风吹过,园区的银中杨、垂榆、京桃随风而动似乎在诉说园区绿色发展的历程与故事。紧密围绕本溪市委、市政府提出“在钢铁深加工产业走在全市前列”的总体目标,深入实施“生态立市”“绿色钢都”战略,走“桥北经济开发区”绿色发展新路径。于是,打造“绿廊”绿化工程,建立日处理能力1万吨的污水处理厂,成立我市唯一一家危废处置及环保循环利用基地,引进投资清洁能源项目等举措,使园区经历着从打造绿色环境到发展绿色产业的演进,这条充满艰辛聚集了创新智慧的绿色线路图,让10年前的滩涂之地,10年后成为钢铁深加工绿色发展的投资热土,呈现出一派蓬勃发展势头。
●●● 树立发展理念 打下绿色根基
本溪桥北经济开发区自成立以来,本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可持续性发展理念,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标本兼治、科学施策,大力推进生态环境的保护,营造绿色生活方式,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了改善园区的生态环境,提升园区的品味,开发区建成了“绿廊”工程景观绿地项目,由桥头高速路口至滨河路高速公路桥下(北瑷路)、滨河路及起步区道路两侧沿途进行绿化,绿化面积73237平方米,总投资961万元。该工程于2013年3月17日开工建设,当年建成。种植有银中杨、垂榆、京桃等38类树种,景观石2座,动物摆件38件。2018年6月,桥北园区又新增绿化工程位于本钢三冷轧厂区外靠滨河路,绿化长1100米,宽26米,总绿化面积28700平方米,投资544万元。绿廊工程是建设美丽桥北的重要组成部分,加速实现了本溪桥北经济开发区向一流现代生态园区迈进的目标。同时,开发区注重水资源的保护和再利用,建有日处理能力1万吨的污水处理厂一座,全长7.3公里的桥北(细河左岸)污水管网工程已经完工,开发区产生的污水进行处理之后,用相关的技术手段对污水进行净化,避免了污水流出对城市水资源造成污染,还可以对其进行循环使用,减少水资源的消耗,最终实现桥北地区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
●●● 建造危废园区 推进绿色发展
本溪桥北经济开发区在工业发展和园区管理中还一直坚持可持续性和环保性。众所周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科学技术不断推陈出新,越来越多化学物质被广泛应用于电子、通讯、生物工程、新材料加工等产业,这些产业的发展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亦给我们的环境带来了大量的危险废物,很多国家级议程均把危险废物管理列入了主要环境管理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溪桥北经济开发区成立了我市唯一一家危废处置及环保循环利用基地——本溪平山危险废物处置产业园。本溪桥北投资置业有限公司又在本溪(平山)危险废物处置产业园内建设一处综合性危废处置企业,为新建危险废弃物无害化综合处置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全区及周边的企业产生的固体及液体危险废弃物能够有效治理,属于国家标准的“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三废’综合利用及治理工程”,符合国家当前的环保政策,两高出台的司法解释及新环保法的实施,本项目实施既可以督促企业守法意识增强,又能带动社会投资,扩大社会就业,促进城市工业绿色发展,符合生态立市的绿色发展理念。
●●● 坚持生态立市 铺就绿色未来
本溪桥北经济开发区高度重视绿色产业的发展,助力形成绿色产业生态。依托危废园推进绿色产业发展,成功引来辽宁本色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投资4500万元的本色碳黑产品生产项目在此投产。项目将利用本钢、北台、玉晶玻璃厂等企业的危废料——焦油渣为原料,通过反应炉制成炭黑,从而实现“变废为宝”。预计年处理废焦油渣15000吨,年产特种炭黑6000吨以及焦粉6000吨。工程建成后,在起到环境保护的同时,将对我市的橡胶工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围绕危险废物处置、环保技术研发、环保装备制造、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焚烧填埋等不同工艺,进一步细化功能分区,努力将危废产业园打造成为省级循环经济、环保产业生态示范园区及再生资源交易中心。
经过发展建设,开发区已成功引进深圳、福建、天津、北京等地区的知名企业。截至目前,核心工业企业18家,规上工业企业13家。按照“绿色化、智能化、精品化”的方向发展路线,本溪桥北经济开发区注重促进园区内辽宁民盛橡塑机械有限公司智能橡塑机械生产、福耀智能生产线、金桥自动化焊丝智能工厂等一批智能生产线项目实施。并将围绕汽车零部件、节能建筑材料等绿色产业,加快培育关键技术,优化钢铁产业配套能力,补齐工序短板,开发高附加值、高性能绿色产品,实现桥北钢铁精深加工行业向高端绿色转型。
“十四五”期间开发区将进一步完善开发区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方向,以优质的铁、硅、青云石矿藏为依托,重点打造汽车零部件、高端玻璃、材料构件、高端装备制造四大产业集群兼具钢铁商贸物流、危废处理回收、工业文化旅游等复合功能的现代化生态工业园区、绿色钢贸物流园区及特色工业小镇。
本溪桥北经济开发区
本溪桥北经济开发区前身为桥北钢铁深加工产业园,成立于2010年3月。开发区规划面积21.66平方公里,省级经济开发区审批面积13.53平方公里,辖区人口5.1万人
开发区自成立以来,紧密围绕本溪市委、市政府提出“在钢铁深加工产业走在全市前列”的总体目标,以“三抓三促”重点工作为抓手,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文旅兴市、生态立市”战略,努力塑造“桥北经济开发区”品牌,紧盯改革、实抓开放、提升质量,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与本钢深度融合,加快主导产业培育,重大项目和重点领域实现了新突破,开发区已初步建立起钢材深加工、硅石深加工、矿业开发、危废无害化资源化利用及钢贸物流的产业新格局,新城框架逐步形成。
本溪桥北经济开发区作为本溪市“工业强市”、“绿色钢都”发展战略的重要承载区,在区位、交通、资源、产业发展等方面均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桥北经济开发区位于中国东三省的重要节点城市,北靠沈阳、抚顺,南接丹东,西邻辽阳、鞍山,东傍吉林。处于通海大通道的交汇处,距离桃仙国际机场仅50公里,距离营口港、丹东港190公里,相距大连港360公里;沈丹高速、本辽辽高速公路在园区内汇集并设有出入口;红线宽度48米的钢铁产业大道(原106国道)贯穿于此,区内部道路灵活便捷,建有本溪市唯一的货运编组站(金家站),积极面向市场提供多种物流服务;亚洲最大的单体矿——大台沟铁矿坐落在开发区规划范围内,目前已探明储量50亿吨、远景储量超百亿吨以上,铁矿石品位在25%-62%之间,同时发现远景储量超20亿吨的花红沟铁矿,两大矿山全面开采后年矿石产量将达到一亿吨;开发区毗邻本钢集团公司,本钢集团的北台厂区就坐落在开发区内,本钢具有产能2300万吨,产值超1000亿元,是我国重要的汽车用钢精品板材生产基地,本钢集团的三冷轧、正在建设的东北恒达物流园以及我市唯一一家危废处置及环保循环利用基地——本溪平山危险废物处置产业园也均坐落于开发区内,为开发区未来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