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发布机构: 平山区人民政府
信息名称: 平山区营商环境建设局 “十四五”规划 主题分类: 专项规划
发布日期: 2023-03-08 成文日期: 2023-03-08
废止日期: 文 号:
关键词:

平山区营商环境建设局 “十四五”规划

发布时间:2023-03-08 13:32:24 【字体:


平山区营商环境建设局

“十四五”规划

依据中央和省、市有关部署,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内生动力和市场竞争力,以高品质营商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打造我区领先的营商环境,特制定平山区“十四五”期间营商环境工作规划。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以打造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目标,以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为主线,坚持问题导向,切实解决企业反映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坚持需求取向,形成企业生命全周期、保障发展全要素、服务企业全天候的营商环境;坚持结果指向,全面提高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使平山区成为国内外客商区域投资的首选地、企业产业的集聚地、创新创业的新高地,在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和高质量发展中“当尖兵、做表率”。

二、重点任务

(一)深化“放管服”改革行动,营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

1.加快推进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围绕构建定位准确、权责明晰、分工合理、协调顺畅的营商环境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统筹推进政务服务和营商环境建设,协调指导“放管服”改革和职能转变工作,建设群众满意、基层满意、企业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2.狠抓营商环境政策落实。持续推进重新修订的《辽宁省营商环境管理条例》的落实,打造亲清政商关系,全面清理优化涉企政策。建立严格的政策落实机制,将营商环境有关政策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各岗位,明确责任分工、质量标准和落地时限。落实督促检查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政策台账和责任清单,对组织实施不力、不按要求落实的部门和个人,严格进行责任追究。

3.继续深化“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加快推进“一网通办”,推进线上线下集成融合,实现服务事项“应上必上”全覆盖,推动企业和群众办事事项“一次登录、全网通办”。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进一步精简办事环节和材料,压缩审批时限,再造审批流程,使企业和群众办事真正做到“办事不求人、一次能办成”。逐年提升“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事项比例,让企业办事更方便、更快捷、更舒心。

4.着力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落到实处。全面推行建设工程开工建设告知承诺制度,促进建设工程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

(二)深化降本减负行动,营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

1.切实降低企业税费负担。推动落实国家大规模减税政策措施,清理取消不合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少政府定价管理的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规范中介组织收费。

2.大力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推动政、金、企对接,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三)深化企业权益保护行动,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

依法规范市场监管行为。理顺市场监管体制,实行综合执法,切实解决多头监管、重复监管问题。加快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严格规范涉企检查行为,各部门按年度编制行政执法检查计划,经批准后方可实施。严格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实行对企业重大处罚集体讨论和备案制度。

(四)深化亲商助企行动,营造重商安商的社会环境

1.加快推进“诚信平山”建设。建立健全“政府承诺+社会监督+失信问责”机制,发挥信用信息平台和信用网站作用,推进信用信息归集和 “双公示”制度。严格兑现政策承诺,履行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人才引进等活动中依法签订的各类合同。

  2.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持续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支持企业家发展相关要求,营造有利于企业家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进一步激发企业家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积极宣传有突出贡献优秀企业家的典型事迹。

3.加快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完善项目管家制度,完善项目和企业全流程精细化服务体系,从落位、开办、建设、投产运营以及转型升级各阶段,为项目和企业提供面对面、点对点、全过程、全覆盖精准服务。

三、保障措施

(一)坚持高位统筹,狠抓任务落实。推行“一把手”工程,成立平山区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由书记任组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统筹负责对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组织领导,研究制订具体工作方案,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区直各有关部门由主要负责同志牵头抓总,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明确专人负责联络和协调解决具体问题。

   (二)强化宣传引导,凝聚营商共识。在全区大力营造营商环境舆论氛围,组织开展形式丰富、灵活多样的政策解读和宣传,通过主流媒体、新媒体、移动终端、社交平台等渠道广泛开展对外宣传,引导企业系统熟知和正确运用有关政策措施。加强政务服务窗口工作人员服务规范和行为操守培训,提高营商环境服务质量。

(三)注重跟踪评估,解决突出问题。依据优化营商环境评价机制,做好行动方案贯彻落实情况的跟踪检查和综合评估,定期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行调度和会商。综合运用第三方评估等多种方式对营商环境行动计划落实情况进行实时评价,强化过程监管,评价情况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并将考核结果在全区通报。设立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查处情况反馈制度,及时纠正发现的问题,并公开曝光营商环境典型案例。